情绪是我们每个孩子都有的,一种天生的心理反应。常见的情绪有快乐、悲伤、恐惧和愤怒。它们会因为孩子所处的环境而不断的组合,从而形成孩子当时的情绪。所以孩子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,但基本的构成就是刚刚提到的4种。
情绪不光影响心情,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、体重、性格甚至智力的发育。
如何才能让孩子处于一个好的情绪中,敢于勇于去发现、探索、认知我们的这个世界呢?
大量的文献表明,孩子的心理尤其是情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。简单的说,面对同样的环境,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哭闹,较大的孩子则情绪叫稳定。年龄较小的孩子离开父母时,比如到幼儿园,在老师的哄劝下平静下来的时间要比年龄大的孩子长。当孩子的年龄在5岁左右时,他们基本上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平稳快乐的情绪。当孩子的年龄在6岁以上时,应该可以适度的控制情绪的表达,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换情绪和注意力。
那么,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对情绪的控制和表达呢?
1.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
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,并不等同于宠溺,什么都由着孩子来。所谓的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就是要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,不要一上来就一顿呵斥,摒弃“小样,反了你了,敢和我使性子、甩脸子啦”的棍棒出孝子的思想。那大家可能要说,又哭又闹,满地打滚的孩子不严加管教还得了?这时候,你可以试着把孩子抱起来,告诉他应该你知道他的诉求,给他一个规矩让他来遵守。如果他继续哭闹的话,你可以让他在发泄情绪之后,也就是换个形式相应一下孩子的需求。
2.让孩子说出情绪
孩子会模仿父母,不论我们是否刻意去教给他我们的方法。平时,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天,或者主动询问孩子一些关于心情、情绪的问题。比如,“宝贝,你感觉怎么样?什么让你这么生气?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?”用这些问题去引导孩子说出,表达出他内心的想法。作为父母的家长,也应该在孩子面前用说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情绪,包括不良情绪。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要,总好过闷在心里的感觉,更好过用肢体语言表达愤怒。
3.注意力转换情绪法
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,当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时,父母的关爱会让孩子感到温暖,这时,引导他做些愉悦的事,常言道知子莫若父母,让孩子的做自己喜好的活动,不好的情绪也就随之消失了。
4.像成年人一样通过运动和深呼吸来发泄不良情绪
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孩子,适度的体育活动,比如跑步,打球强健体魄的同时还可以放松心神。瑜伽、配合有规律的深呼吸的静坐,都可以让紧张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。
5.建立合理的思维逻辑
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,不合理的思维逻辑就会带来消极的情绪。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先贤典故,就是用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和思想的,久远的有儒家思想,孔孟之道,当今的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都有很多故事,人物来让孩子学到什么是合理的思维逻辑。负面情绪里的孩子,如果是环境引起的,一定要让孩子脱离那个环境,如果是思维逻辑导致的,一定要给他灌输“正确的”引导。就像大禹治水一样疏导洪水入大海才不会被洪水冲毁家园。
希望,每个人的孩子都拥有健康的情绪,拥有健康的心理,收获生活中的幸福。